2021-09-01 / 1525
截至2021年8月31日,科创板全部331家公司通过半年度报告、上市公告书等形式披露了2021年半年度主要经营业绩信息。总体看,科创板公司作为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呈现出较强的韧性活力,与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相比,今年上半年经营恢复稳健快速增长,实现了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同时,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继续保持高位,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践行者,初步展现了依托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整体业绩增长较快 特殊类型企业发展良好
2021年上半年,科创板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3,040.50亿元、归母净利润433.19亿元,同比增长55.14%和105.24%。超九成公司实现营收增长,56家公司实现营收翻番,两成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超七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三成公司净利润增幅达到100%以上,最高达743倍。同时,部分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主要是受海外疫情变化、原材料价格上涨、股权激励费用增加、研发投入加大等因素影响。
在科创板更具包容性的上市条件下,先后有19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4家红筹企业、2家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1家发行存托凭证企业成功上市。2021年上半年,这些企业整体营收增幅达到56.82%,发展势头良好。其中,16家未盈利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1.74亿元,同比增长129.46%归母净利润-18.39亿元,较上年同期进一步减亏16.36亿元。在资本助力下,未盈利企业创新成果迭出,取得喜人的成绩。康希诺与军科院联合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在国内获准上市注册,由此,公司上半年取得营业收入20.61亿元、归母净利润9.37亿元,实现首次盈利。艾力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国家1类新药伏美替尼正式获批开始上市销售,上半年首次实现营业收入1.21亿元,净亏损收窄四成。
六大行业均衡发展 绿色经济成新动能
2021年上半年,科创板六大战略新兴行业均呈现较强的增长势头。生物医药行业持续推进创新研发,特别是新冠检测、疫苗相关龙头企业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借助产品销售增长带动业绩快速提升,行业公司以整体营收90%、归母净利润176%的增速位列第一。新能源行业产能快速扩张,叠加下游需求旺盛,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幅分别达到76%和157%。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也总体实现了较高的业绩增速,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107%、53%、48%和44%。
在我国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科创板46家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企业聚焦主业、快速发展,以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引擎”,积极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其中,天合光能等9家光伏产业细分龙头在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创新增长活力不断激发,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7%和181%;12家动力电池产业链公司,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上半年产能快速释放,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9%和84%。此外,科创板35家集成电路公司持续深耕创新链、完善供应链,努力保持和扩大产能,在全球“缺芯”背景下对新能源汽车、光伏等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37.69亿元、归母净利润104.19亿元,同比增长42%和179%。
龙头公司引领 专精特新“小巨人”潜力可期
科创50指数成份公司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81.52亿元,同比增长46 %;实现归母净利润195.47亿元,同比增长104%。从占比看,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占板块整体分别为49%和45%,彰显了板块“中坚”力量。
科创板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聚集地,截至目前共有95家上市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分别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的29%、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总数的30%和注册制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总数的77%。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其中包括纳米微球材料龙头纳微科技、户用储能龙头派能科技等多个细分行业“隐形冠军”。2021年上半年,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呈现出高成长和重研发的显著特征,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47.89亿元、归母净利润75.14亿元,同比增长51%和38%;合计研发投入金额达到32.88亿元,同比增长4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的平均值为14%,为加快我国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渐显
研发是科创企业发展的核心内驱力。2021年上半年,科创板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合计研发投入金额达到254.03亿元;剔除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公司后,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为14%。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居前,微芯生物等26家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30%。与高研发投入相匹配,科创板上市公司已拥有近10万人的科研队伍,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平均近三成,中芯国际、中国通号等16家公司研发团队规模在千人以上。高强度研发投入和高水平科研队伍,为科创板公司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科创板作为联结资本市场与要素市场的纽带,持续推动形成技术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引导资本投入的有效循环,营造产、学、研、资共同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良好生态。在促进技术与产业双向互通方面,科创板公司前十大股东中有不少来自知名科研机构,87家公司系科研院所或知名高校的专家创业;公司上市后持续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28家公司成立院士/博士后工作站,为技术研发提供应用场景和资金支持。在推动国家战略与企业发展深耦合方面,近五成科创板公司以牵头方、承办人等身份参与国家重要科研专项,如西部超导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余项,实现了先进材料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在引导产业资本有序流动方面,上半年,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先进产业投资基金为代表的产业资本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定增认购和询价转让等渠道持有科创板个股,持股比例平均达到13.12%,资金进入和退出平稳有序。
研发成果涌现 以高质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1年上半年,科创板上市公司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创成色不断增强,合计新增知识产权11571项,其中新增发明专利3217项。截至上半年末,科创板公司共有发明专利35106项,平均每家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06项。在助力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主战场上,科创板公司守正创新,在多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进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中微公司先进制程取得突破,上半年完成3nm刻蚀机原型机设计、制造、测试及初步的工艺开发和评估;华润微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性能中低压功率MOSFET产品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器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物医药行业,泽璟制药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多纳非尼片获批上市,是我国药企研发上市的第一个肝癌一线治疗小分子靶向创新药物;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特瑞普利单抗获得FDA 突破性疗法认定。高端装备行业,电气风电自主研发的海上风电叶片S90一次性通过全尺寸静力测试,同时成为世界最长的风电玻纤叶片;铁建重工陆续投产了国产首台超强脱困型TBM、国产最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等高质量产品,为国内外重大工程源源不断地输送“国之重器”。
投资者结构持续优化 国际化程度提升
半年报显示,科创板公司机构股东数量和持股比例上升明显,投资者结构持续优化。持股基金数量达到50085只,比一季度末增长20倍。其中,近八成科创板公司的流通股东中包含基金股东,比一季度末增加2个百分点。同时,据定期报告披露显示,基金持仓占比由一季度末的7.47%上升至11.36%。行业分布看,以集成电路、高端医疗器械为代表的硬科技公司最受基金青睐,有41家公司的基金持仓占比超过30%。其中,思瑞浦、中望软件和南微医学基金持仓占比位列前三,分别为70%、67%和55%。
同时,科创板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已有24只科创板股票进入沪股通标的、16只科创板股票分别纳入富时罗素、明晟(MSCI)核心指数体系。国际投资者对科创板持仓规模持续增长,截至7月底,外资持有科创板流通市值666亿元,较去年底增加115%。
业绩说明会常态化 成科创板公司“标配”
业绩说明会是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交流的重要载体,能够便于投资者更准确地读懂定期报告,更全面地了解公司经营情况。前期,215家于2020年底前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全部召开了年度业绩说明会,2021年新上市的22家公司也积极举办了业绩说明会,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影响和反响。
2021年半年报披露期间,科创板公司多措并举,持续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互动。中微公司、高测股份等陆续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主要负责人亲自出席,提升了公司与投资者直接互动的深度、广度和效果;金山办公、九号公司等通过长图文、短视频等形式,对公司上半年经营业绩、技术创新等进行多媒体解读,增强了定期报告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后续,科创板公司业绩说明会将迈入“常态化”轨道,全部科创板公司均将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通过网络直播或文字互动方式,与投资者加强交流,建立良好、长效的沟通互动机制。
责编:杨国强
硬科技助力高增长 科创板公司全部披露2021年半年报
2021-09-01 / 1525
截至2021年8月31日,科创板全部331家公司通过半年度报告、上市公告书等形式披露了2021年半年度主要经营业绩信息。总体看,科创板公司作为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呈现出较强的韧性活力,与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相比,今年上半年经营恢复稳健快速增长,实现了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大幅上升。同时,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继续保持高位,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践行者,初步展现了依托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整体业绩增长较快 特殊类型企业发展良好
2021年上半年,科创板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3,040.50亿元、归母净利润433.19亿元,同比增长55.14%和105.24%。超九成公司实现营收增长,56家公司实现营收翻番,两成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超七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三成公司净利润增幅达到100%以上,最高达743倍。同时,部分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主要是受海外疫情变化、原材料价格上涨、股权激励费用增加、研发投入加大等因素影响。
在科创板更具包容性的上市条件下,先后有19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4家红筹企业、2家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1家发行存托凭证企业成功上市。2021年上半年,这些企业整体营收增幅达到56.82%,发展势头良好。其中,16家未盈利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1.74亿元,同比增长129.46%归母净利润-18.39亿元,较上年同期进一步减亏16.36亿元。在资本助力下,未盈利企业创新成果迭出,取得喜人的成绩。康希诺与军科院联合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在国内获准上市注册,由此,公司上半年取得营业收入20.61亿元、归母净利润9.37亿元,实现首次盈利。艾力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国家1类新药伏美替尼正式获批开始上市销售,上半年首次实现营业收入1.21亿元,净亏损收窄四成。
六大行业均衡发展 绿色经济成新动能
2021年上半年,科创板六大战略新兴行业均呈现较强的增长势头。生物医药行业持续推进创新研发,特别是新冠检测、疫苗相关龙头企业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借助产品销售增长带动业绩快速提升,行业公司以整体营收90%、归母净利润176%的增速位列第一。新能源行业产能快速扩张,叠加下游需求旺盛,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幅分别达到76%和157%。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行业也总体实现了较高的业绩增速,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107%、53%、48%和44%。
在我国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背景下,科创板46家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企业聚焦主业、快速发展,以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引擎”,积极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其中,天合光能等9家光伏产业细分龙头在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创新增长活力不断激发,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7%和181%;12家动力电池产业链公司,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上半年产能快速释放,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9%和84%。此外,科创板35家集成电路公司持续深耕创新链、完善供应链,努力保持和扩大产能,在全球“缺芯”背景下对新能源汽车、光伏等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37.69亿元、归母净利润104.19亿元,同比增长42%和179%。
龙头公司引领 专精特新“小巨人”潜力可期
科创50指数成份公司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81.52亿元,同比增长46 %;实现归母净利润195.47亿元,同比增长104%。从占比看,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占板块整体分别为49%和45%,彰显了板块“中坚”力量。
科创板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聚集地,截至目前共有95家上市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分别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的29%、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总数的30%和注册制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总数的77%。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其中包括纳米微球材料龙头纳微科技、户用储能龙头派能科技等多个细分行业“隐形冠军”。2021年上半年,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呈现出高成长和重研发的显著特征,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47.89亿元、归母净利润75.14亿元,同比增长51%和38%;合计研发投入金额达到32.88亿元,同比增长4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的平均值为14%,为加快我国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渐显
研发是科创企业发展的核心内驱力。2021年上半年,科创板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合计研发投入金额达到254.03亿元;剔除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公司后,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为14%。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居前,微芯生物等26家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30%。与高研发投入相匹配,科创板上市公司已拥有近10万人的科研队伍,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平均近三成,中芯国际、中国通号等16家公司研发团队规模在千人以上。高强度研发投入和高水平科研队伍,为科创板公司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科创板作为联结资本市场与要素市场的纽带,持续推动形成技术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引导资本投入的有效循环,营造产、学、研、资共同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良好生态。在促进技术与产业双向互通方面,科创板公司前十大股东中有不少来自知名科研机构,87家公司系科研院所或知名高校的专家创业;公司上市后持续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28家公司成立院士/博士后工作站,为技术研发提供应用场景和资金支持。在推动国家战略与企业发展深耦合方面,近五成科创板公司以牵头方、承办人等身份参与国家重要科研专项,如西部超导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余项,实现了先进材料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在引导产业资本有序流动方面,上半年,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先进产业投资基金为代表的产业资本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定增认购和询价转让等渠道持有科创板个股,持股比例平均达到13.12%,资金进入和退出平稳有序。
研发成果涌现 以高质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1年上半年,科创板上市公司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创成色不断增强,合计新增知识产权11571项,其中新增发明专利3217项。截至上半年末,科创板公司共有发明专利35106项,平均每家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06项。在助力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主战场上,科创板公司守正创新,在多个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进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中微公司先进制程取得突破,上半年完成3nm刻蚀机原型机设计、制造、测试及初步的工艺开发和评估;华润微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性能中低压功率MOSFET产品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器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物医药行业,泽璟制药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多纳非尼片获批上市,是我国药企研发上市的第一个肝癌一线治疗小分子靶向创新药物;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特瑞普利单抗获得FDA 突破性疗法认定。高端装备行业,电气风电自主研发的海上风电叶片S90一次性通过全尺寸静力测试,同时成为世界最长的风电玻纤叶片;铁建重工陆续投产了国产首台超强脱困型TBM、国产最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等高质量产品,为国内外重大工程源源不断地输送“国之重器”。
投资者结构持续优化 国际化程度提升
半年报显示,科创板公司机构股东数量和持股比例上升明显,投资者结构持续优化。持股基金数量达到50085只,比一季度末增长20倍。其中,近八成科创板公司的流通股东中包含基金股东,比一季度末增加2个百分点。同时,据定期报告披露显示,基金持仓占比由一季度末的7.47%上升至11.36%。行业分布看,以集成电路、高端医疗器械为代表的硬科技公司最受基金青睐,有41家公司的基金持仓占比超过30%。其中,思瑞浦、中望软件和南微医学基金持仓占比位列前三,分别为70%、67%和55%。
同时,科创板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已有24只科创板股票进入沪股通标的、16只科创板股票分别纳入富时罗素、明晟(MSCI)核心指数体系。国际投资者对科创板持仓规模持续增长,截至7月底,外资持有科创板流通市值666亿元,较去年底增加115%。
业绩说明会常态化 成科创板公司“标配”
业绩说明会是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交流的重要载体,能够便于投资者更准确地读懂定期报告,更全面地了解公司经营情况。前期,215家于2020年底前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司全部召开了年度业绩说明会,2021年新上市的22家公司也积极举办了业绩说明会,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影响和反响。
2021年半年报披露期间,科创板公司多措并举,持续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互动。中微公司、高测股份等陆续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主要负责人亲自出席,提升了公司与投资者直接互动的深度、广度和效果;金山办公、九号公司等通过长图文、短视频等形式,对公司上半年经营业绩、技术创新等进行多媒体解读,增强了定期报告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后续,科创板公司业绩说明会将迈入“常态化”轨道,全部科创板公司均将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通过网络直播或文字互动方式,与投资者加强交流,建立良好、长效的沟通互动机制。
责编:杨国强
推荐文章